熱點1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構建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關于“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界集中從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何謂、何為,以及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何以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熱點2 新發展理念研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發展理念,學界圍繞新發展理念對中國共產黨發展觀的理論創新意義、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辯證關系等進行多方面、多維度探討。
熱點3 南海問題與中國海洋戰略
南海問題的實質是圍繞南海島礁主權以及海洋管轄權的海洋爭端,學術界從國際政治、國際法、中國海洋安全、海洋戰略、南海問題的國際關系史、南海資源合作開發等多學科多視角進行研究,并就如何解決南海爭端進行了深入探討。
熱點4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法律制度建構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是在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新設土地經營權。對此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權分置”政策的法理解釋、制度設計,“三權”的法律性質、功能, “三權分置”對農村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等方面。
熱點5 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現代性問題
現代性問題是21世紀的一個時代問題。2016年,我國學術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吸收借鑒國內外有關現代性的理論成果,深刻揭示了現代性的中國內涵與時代表達,切實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不斷創新。
熱點6 魯迅遺產再審視: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
魯迅是現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不能繞過的存在,2016年學界關注了魯迅與世界文學的多重關系、海外魯迅研究、改造國民性對于培養合格公民的指導作用、魯迅“拿來主義”及“世界人”理念對于建構中華文化主體的作用等多個方面。
熱點7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詮釋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完成了長征,對于這一改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命運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歷史事件,史學家們堅持學理探析和史實追索的不懈努力,展開了多維度探究和辨析,對于中國走好新的長征路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熱點8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結合需求和供給這兩個側面,闡明中國政府現階段促進經濟增長的整體思路。學界對這一戰略部署做出積極響應,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的解題與論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方案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熱點9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研究
建設“兩個一流”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此,學術界在全面反思“211工程”“985工程”實施效果的基礎上,集中對“兩個一流”建設的戰略任務及實施路徑進行了分析。
熱點10 中國社會學的歷史轉向與經典回歸
歷史維度在社會學中占據核心地位,缺失這個維度,我們不僅無法解釋很多今天發生的社會現象,也無法構建起一門獨立的、切合中國社會的社會學學科體系。2016年我國社會學領域的研究者從不同方向轉入對歷史因素的重視和研究,成果顯著。